《水浒攻心计》转载请注明来源:重生小说网chongsheng520.com
上午仍然继续做馅馒头。
到了巳时收工后,下午她便换了身粗布麻衣去外面溜达一圈,跟邻居们联络联络感情,顺便问一下这附近有没有人想要将自家的店转让的消息。
可问了三五日,都没有找到拥有合适地段和价格的商铺。
不是离得偏了,就是租赁价格太贵不划算。
而这些时日起早贪黑,疯狂批发馅馒头,到手的钱也总共才有十五贯左右。
在附近租赁一家小店的念头不得不打消了,她将目光转向了现在住的这套宅子。
这套房是个带小院的两层阁楼住宅,一楼两间屋,二楼也是两间屋子。
屋子虽然不多,但一楼的里厅还挺宽敞,若是能够改造扩张修整一番,也能弄出不错的店面来。
只是……
有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摆在眼前。
这套宅子,也是租赁的。
地契不在武大郎手中,根本没有改造的权利!
若是想整改成隔壁茶馆那类的小店,除非将这套宅子买下来。
而这套宅子的价格是多少呢?
托人问了这套宅子的真正主人,然后发现……
这套宅子的价格实在感人!
最少需要一百二十贯钱!
待问到这个价格,让潘玥着实吓了一跳。
她每日起早贪黑地做各类馒头,还是在花了心思大规模推广之后,到了今日才堪堪赚到了十五贯钱!
其实,如果按照如今这种速度,若是不着急买房的话,不超过一个季度也能够攒足钱了。
只是她可不会逗留这么久,仅仅是为了给武大郎赚钱买房子。
这些日子在她的威逼利诱下,武大郎委委屈屈地学会了各种馅的做法,又在她的“淳淳教诲”下发誓,绝不对外人说破半分关于馅料的做法。
武大郎虽然长得不高,但是不傻。
这么多天也渐渐明白过来,他家馅馒头卖的比别人多,关键就在于馅的配料上。
又将目光放到了二楼床底放着的那个小嫁妆妆奁,清点了一下里面还算值钱的玩意,比如珍珠和银簪子,拿了出来抽了个空去外面典当铺当了。
珍珠成色不好,可能是放的久了,都有些发黄,个头还小。银簪子样式也不出彩,一共勉强当了十两。
除此之外,她手里还留着大哥给她捎过来的一锭十两银子。
北宋宋徽宗年间,一两白银大约可以换来两贯钱。
没办法,这个时期物价膨胀,已经不是一两白银换一贯钱的时代了……
现在她手里,一共有五十五贯钱了。
也就是说……
还有六十五贯钱的大空缺!
等等!
她为啥非要偏执于买房来着??
可能……
想在临走前,给武大郎留下一个“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心理补偿费”吧……
又或者是……“赡养费”??
为啥她心里感觉总是怪怪的……
后院木门被人轻轻地敲了三下。
又敲了五下。
又是三下。
这是孙二娘跟她事后商量好的暗号。
上次过来的时候就差点给她捅出了一个大麻烦,在她的提醒之下,一连几日不曾登门找她了。
如果有要事过来找她,就要派一个面生的伙计,也不要携带信件之类可以被人搜查到的信物。
这样就算是被人逮到,也可以蒙混过关说是来买馒头的!
王婆这些时日都不曾露面了,而那家小茶馆虽然仍是开张状态,但却换了一个年轻的女子在店里收拾。
今天过来找她的这个汉子看上去虽然十分面生,但因对上了暗号,所以潘伊怜仍是十分放心地将他迎进后院。
这次过来找她是关于上次托孙二娘去她老家找人的事。
住在刘寨沟的潘家早在几年前便以全家搬迁到别处了,暂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陪她去衙门销掉“记录”。
听了上述信息,潘玥却也只是轻笑一声,并不在意。
这个结果对她来讲,反而是一件好事!
“这事好办。”
“你回去告诉二姊,让她去别处找几个跟我堂哥表哥之类的远房亲戚长相相仿,年龄相仿的男子过来到阳谷县衙里“作证”,再买通原潘家四周的邻居作证便可!”
这个年头还没有身份证这种东西。
若是与一个人不熟,仅仅只听其三言两语的陈述表达,还真不能很容易地就辨别出来,眼前的这个声称是哪哪村叫啥啥的人,就真的是那个啥啥。
待交代完了,汉子又从怀里取出一个小包裹递给了她,说是二龙山大当家的给她捎过来平日里花销用的,大当家还捎了一句话,是问你打算何时上山,他好做好相应的准备。
潘玥接过包裹,用手掂了掂,里面沉甸甸的,分量看起来不小,一时之间喜上眉梢。
她大哥还真是雪中送炭来了!她正发愁怎么弄到钱,他就迅速地给了她一笔!
只是……
这种隔三差五就派人来问她啥时候上山的这种节奏,总让她有了一种被父母催着回家的错觉……
他俩不能碰面太久,匆忙之下,又问了几句关于鲁智深近日状况,又叮嘱了几句叫大哥日后一定小心,千万不要做出太招摇引人注目的事,最后又让这汉子再给孙二娘递个话,说是最近手头有些紧张,能否借些钱,来日必会如数送还。
待送走了二龙山小弟,转身关了后院的木门,随即便打开了包裹。
里面竟有四锭十两白银!
也就是现在她手头一共约莫有了一百三十五贯钱!
这下终于能够买下这套宅院了!
事不宜迟,这套房子越早过户越好!
她干脆利落地托了邻居赵四郎联系了宅子主人,敲定了卖房的价格为一百二十五贯钱,又商定了在明日午时齐聚在院内签地契。
第二日,上午忙完了馅馒头的事宜,李氏在一旁陪着,喊来当地口碑好的房牙买了定贴和空白正契,又走了一圈邻居,在本子上做了认可买卖的记录之后,便正式签了正契。
再将所有的资料交付给房牙,托他去县衙和商税院办理各种“过户”的手续,上缴了数贯的“契税”。
四份正契上这才都盖上了大红印子,从白契变成了赤契。
也就是说,经过这么一番鸡飞狗跳的忙活,这套房子终于过了户。
这套房子,终于归到了武大郎的名下了。
户主人是武大郎,而不是她这个掏了大头的买主。
清樽一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重生小说网chongsheng520.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