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重生小说网】地址:chongsheng520.com
废止了,而是改用三牲之类的祭品代替。
虽然无法与土人之间的冲突,但幸好大部分美洲人还是比较友好的,特别是汉人与美洲人都同属于黄种人,相貌上也有些相似,估计这也是玛雅人和泰诺人对他们友好的主要原因之一。
赵佳他们越是向南,遇到的土人也就越是野蛮,而且玛雅人也越来越少,因为玛雅人主要生活在中美洲一带,再向南就是一些十分野蛮的土人,玛雅人也经常与他们发生战争,而且这些土人对外人十分不友好,对赵佳他们这些外来者也并不欢迎,赵佳他们与对方接触了几次后,每次都以冲突结束,最后他们索性懒得再与这些土人接触,干脆一心的埋头赶路,希望可以早点绕过美洲。
就这样一直航行了月余时间,最后赵佳他们终于来到南美洲的最南端,这里有一座巨大的岛屿,而岛屿与大陆之间则有一条很长的海峡,海峡中的风浪很大,甚至海面上还有浮冰,不过这并不能阻止赵佳他们的脚步,所以他们在附近简单的休整了一下,终于将船队开进这条海峡之中。
刚开始时,海峡中的风虽然比较大,但两岸的景色还不错,海峡两侧都是绿草如茵的草原,但是再往里走时,海峡开始变得狭窄起来,并且两侧的悬崖上挂满了冰川,不时有巨大的冰凌从悬崖上掉落,这也让赵佳他们根本不敢靠近岸边。
更加糟糕的是,他们进入海峡后不久,海峡中竟然起了大雾,哪怕是海峡中的大风都不能把大雾吹散,结果这给航行造成了巨大的困难,甚至有一艘船不小心撞到了礁石,结果船底破了一个大洞,船舱里全是海水,最后连船体也开始倾斜,最后赵佳不得不下达了弃船的命令。
第一千六十二章子嗣的问题
损失了一条船,另外还有两艘船受了些损伤,最后赵佳他们才好不容易的通过南美洲最南端的这条海峡,因为海峡之中多雾,所以他们将这条海峡命名为迷雾海峡,这也是赵佳他们第一次遭受到如此沉重的打击,不过他们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收获,至少赵佳他们已经将迷雾海峡中的大概情况给记录下来,为日后探索航线打下了基础。
离开了迷雾海峡后,赵佳他们的船并没立刻向西航行,而是继续沿着南美洲的沿海北上,一直到达赤道的位置才停了下来,因为在赤道附近有两条从东向西的洋流,只要他们进入这两条洋流之中,就不用担心迷失航向,洋流会将他们带到南洋一带,到时赵佳他们就可以十分轻松的回到大宋。
也就在赵佳他们到达赤道的同时,大宋朝堂之上却是一片繁忙,因为赵煦准备到泰山封禅的事已经昭告天下,说起来赵煦虽然年轻,但他自从登基之后连灭北辽和金国,又将大宋的国土拓展千里,国内也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可以说文治武功都达到一位帝王的极限,因此大宋国内不少人都称赵煦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明君,所以他去泰山封禅也是顺理成章事。
不过封禅可不是一件小事,特别是对于朝堂上的大臣们来说,这简直是他们从政以来的第一大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赵煦出京后来安全,以及朝政如何处置等问题,这些都需要事先经过详细的安排,所以这段时间朝堂上也是繁忙无比,所有人几乎都在围着封禅的事转。
相比之下,身为封禅主角的赵煦却比较闲,自从大宋停止了扩张之后,平时一般的政务由几位相公处理,能够让他亲自处理政务并没有太多,所以这段时间他除了熟悉一下封禅时所需要了解的礼仪外,其它时间竟然显得很闲,平时忙完了政务后,他甚至还有时间出宫去找自己的三哥赵俊聊聊天喝喝酒。
不过赵煦悠闲的日子并没能持续太久,因为这天上午时,他在垂拱殿中批阅着政事堂送来的奏折,这些奏折其实都已经被政事堂的几位相公批阅过了,上面也写着他们的一些处理意见,赵煦只需要在将他们的意见总结一下,或者再加入自己的一些指示就可以了。
今天的奏折同样不多,所以赵煦很快就把奏折批阅差不多,不过当他看到最后一本奏折上的内容时,却不由得脸色一沉,因为这份奏折与其它奏折不同,而是政事堂的几位相公联名上奏,至于奏折上的内容也十分简单,无非就是劝说赵煦多往后宫走动一下,最好是能够尽快的让后宫的妃子们怀上龙子,这样大宋的社稷有后,江山也能更加的稳固。
这份奏折赵煦没看完就扔到了一边,本来还不错的心情也一下子变得十分糟糕,因为几位相公的这份奏折刚好揭开了他心中最不愿意提到的事,那就是他的子嗣问题,说起来也真是奇怪,他后宫的妃子也不少,平时也经常让宫里的妃子侍寝,可偏偏后宫的妃子里极少怀孕,好不容易有两个妃子怀孕了,最后却只生下两个小公主,至于皇子是根本没影子。
本来赵煦认为自己还年轻,所以没有儿子这件事并不怎么在意,因为他觉得以后有的是时间,他不相信自己会一直生女儿。可是他不急朝堂上的大臣们却很着急,因为只要赵煦一天没有儿子,那么大宋就一天没有皇位的继承人,说句不好听的,万一赵煦有个什么意外的话,那将会对大宋的江山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为此颠覆大宋的江山。
可以说赵煦的子嗣并不他的私人问题,同时也是关系到大宋江山社稷的国家问题,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朝堂上的大臣也有足够的底气在这件事上说话,特别是这几年,几乎每个月都会给赵煦送来一封奏折,内容也是大同小异,直接点的就是让他看在大宋的江山社稷的份上,以国事为重,让后宫的妃嫔早点生下龙子;委婉一点的则是让他在民间挑选秀女入宫,早点让皇家血脉开枝散叶等等。
其实也不能怪大臣们着急,因为之前已经有了宋仁宗这个榜样,所以他们也生怕赵煦像仁宗皇帝那样一生都没有儿子,到时大宋再因为立储的问题上发生内乱的话,说不定会将现在的大好局面完全断送掉。
可是大臣们虽然着急,但他们却没有站在赵煦的角度上想一想,而且只是一味的劝说赵煦让后宫早点怀上龙子。赵煦本来不着急,但被大臣劝说的次数多了,最后也着急了,但是生孩子这种事也不是他能控制的,结果越是着急越是生不出来,甚至外界都已经开始怀疑他的身体是不是有问题,这也让赵煦更加的恼火,但却又无处发泄,只能自己生闷气。
也正是因为上面的原因,所以今天赵煦看到几位相公联名上书的这份奏折时才会那么生气,本来以前只是某位大臣偶尔上书,后来改为某位相公上书,结果现在倒好,竟然发展到几位相公联名上书,一般这种情况只有发生战争时才会出现几位相公联名上书的事情,而且赵煦心里也十分明白,这是大臣在给自己增加压力,督促他快点生儿子。
“一帮老糊涂了,生孩子的事情是朕可以控制的吗”当下只见赵煦狠狠的把奏折拍在桌子上怒声道,其实他倒真想快点让宫里的妃嫔怀孕,这样他的耳朵也就清静了,可也奇了怪了,他的身体明明十分健康,那方面的能力也不错,可是后宫的妃嫔们就是不怀孕,这让他也十分的无奈。
“五弟,你是和谁生气呢”正在赵煦生气之时,忽然只听外面传来一个人清朗的笑声,紧接着只见赵俊微笑着走进殿中。
第一千六十三章赶赴泰山
看到三哥赵俊进来,赵煦也不好意思再发脾气,当下有些无奈的坐下来,然后把手中的递给赵俊道:“三哥你看吧,朝堂上那帮人天天逼着我生儿子,你说他们是不是瞎操心”
只见赵俊这时伸手拿起奏折看了看,最后却是微微一笑道:“五弟,大臣们督促这件事也是关心咱们大宋的江山社稷,你也没必要太生气,当然了,生孩子这种事咱们控制不了,你要是不着急的话,那就一切顺其自然,若是你不想再听大臣们唠叨,那就不如去找四叔问一问,弄个生儿子的方子吃上几服,说不定很快就会有皇子诞生了。”
“找四叔”赵煦听到赵俊的这个建议也不禁有些心动,虽然他坚信自己的身体没问题,但这么长时间没能生出儿子,这让他也不禁有点担心,不过他又不想去找御医,因为宫里根本没有什么秘密可言,若是他今天去找了御医,估计明天整个京城都会流传着他那方面不行的谣言。
不过若是去找四叔赵頵就不一样了,首先赵頵医术高明,是曹佾与直鲁古两位神医的亲传弟子,宫里的御医也比不过他,另外赵頵是自己的亲四叔,自己去找他检查一下身体的话,就不用担心会走露消息。
看到赵煦脸上意动的表情,赵俊也能猜到他心中的想法,当下再次开口笑道:“我看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你找个机会去拜访一下四叔,估计也没什么大事,毕竟你都已经有两个女儿了,生儿子也是迟早的事。”
“这倒也是,不过现在我可不敢去四叔那里,听说他正准备编一本什么医书,所以这段时间是闭门谢客谁也不见,不过等到我去泰山封禅时,四叔他肯定也要随同我们一起去,到时再让他帮忙也不迟”赵煦这时笑呵呵的道,这次封禅不但朝堂上主要大臣们要去,另外一些重要的皇族也同样要去。
“这倒也是,不过说起泰山封禅这件事,我倒也很感兴趣,所以这次我也想随你一同外出走走。”
赵俊说到这里时忽然提出一个要求道,本来以他的身份,自然可以参加这次封禅,只是他的身体一向不怎么好,平时都呆在京城里养病,从来没有外出过,所以赵煦之前制定名单时,就没有把赵俊的名字记上去。
“三哥你也想去,可是你的身体”赵煦听到这个要求却有些迟疑的道,赵俊虽然看起来只是有些瘦弱,但其实他的身体一直很不好,三天两头就会生场病,甚至前几年还生过几次大病,当时还是曹佾亲自出手这才把他救了回来,否则赵俊恐怕早就英年早逝了。
“呵呵,放心吧,这几年我听从曹神医的叮嘱,在服药的同时也做一些简单的锻炼,身体早就好多了,虽然平时偶尔也会生病,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而且这些年我一直呆在京城,其实和五弟你也差不多,所以早就想外出走走了。”
赵俊这时微笑着开口道。
“这个好吧,既然三哥你想去,那我就让人把你的名字加上去。”
赵煦听到这里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道,他也是考虑到赵俊的身体虽然不好,但从东京到泰山这一路上都是乘坐火车,而且随行的又有自己四叔那样的大神医,所以只要让人小心的照顾一下,想必三哥的身体也不会出什么问题。
接下来又经过几个月的准备,封禅一事也终于进行到最后阶段,所有前期的准备都已经完成了,而且之前选好的封禅日期也快要到了,于是在这种情况下,赵煦也终于可以如愿的做好准备离京了。
东京城东北方的火车站中,平时这里都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但是今天却一下子安静下来,因为车站早就提前做好了准备,今天上午所有火车都不会进站,同样也不会有其它的火车开走,因为今天上午是皇帝陛下要乘坐火车去泰山的日子,所以整个火车站从昨天下午就已经戒严了,任何无关的人都不得靠近。
赵煦乘坐着龙撵来到火车站,随行的除了五千人的护卫外,还有此次要随他一起去泰山封禅的王公贵族和朝中大臣,本来按照赵煦的打算,这次随他一起封禅的贵族大臣不用太多,可是真到了挑选人选时却乱了套,因为所有人都抢着要去,毕竟这次封禅可不比之前宋真宗的那次封禅闹剧,而是真正可以与秦皇汉武相比的封禅大礼,这可是要在史书上大写特写的,所以这些人都想借着这个机会沾点光,再不济也能把自己的名字留在史书上。
对于大臣们对封禅的热情,赵煦事先还真没想到,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后来他考虑了一下,干脆拍板决定,京城这边除了必要的留守人员外,其它愿意去泰山的臣子可以都随他一起去,毕竟他这个做皇帝的都出京去散心了,也不能让臣子们太过辛苦,带上他们就当是集体外出游玩了。
当然赵煦一下子带走这么多人,朝中的政务肯定也会受到影响,不过问题也不大,大不了每天让人把政务送到他和手下的大臣手中就是了,反正他们坐在火车上也没什么事,可以边处理公务边赶路。
不过也正是因为上面的原因,所以赵煦他们这次离京足足准备了二十辆火车,毕竟人实在太多了,光是保护赵煦安全的护卫就足足有五千人,再加上那些王公大臣们,二十辆火车也是勉强塞下,至于封禅所需要的物品,早在几个月前就已经送到泰山了,否则还得加火车。
赵煦与几位相公坐在同一辆火车上,只是赵煦自己坐在一个车厢,几位相公在相邻的车厢,这样有什么事情时,几位相公也方便向赵煦请示。除了他们这两节车厢外,其它的车厢乘坐的则是宫女内侍,不过最多的还是护卫,毕竟赵煦的安全一直都是出行的首要任务,而当火车开动时,赵煦整个人也一下子激动起来,从出生到现在,他终于可以离开京城看一看外面的世界了
第一千六十四章抵达袭庆
火车平稳的车厢里,赵煦背着双手站在窗前,眼睛中满是好奇的打量着窗外的景色,对于从小就没有离开过京城的他来说,窗外的所有事物都十分的新鲜,虽然在别人看来,可能只是一些农田或村庄,但是赵煦却看的津津有味,简直像
《北宋闲王》转载请注明来源:重生小说网chongsheng520.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