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余海与高军在反击中打出漂亮的连续二过一,最终由高军一脚推射再下一城,比分最终定格在了4:1,中国队漂亮地反败为胜,将这些不知道超龄了四岁还是五岁的“胡子大叔”们送回了老家
挺进决赛后,国少队的对手是国足一直以来的苦主韩国队,但这些小家伙却毫不畏惧,因为在青少年比赛中中国队的劣势并没有国家队之间那么大注1。可比赛才刚开始,中国队就挨了当头一记闷棍,在韩国球员的围抢下,某个后卫处理球失误被对方断下,国少队门将田续虽然果断出击,但面对韩国前锋的单刀球,终究没能力挽狂澜,国少队0:1落后。
其后中国队发起了猛烈的反攻,但由于韩国队对于边路传中的防守很有心得,国少队并没有获得太好的机会,即使是左余右蒿使出了前一场比赛中收到奇效的那种大力低平球传中,也依然没能改写比分。
其实,即使是高军,对于那类传中,抢点的时候也是很有难度的,尤其他现在的身体还未充分发育,个子矮腿也短,抢点时就得比别人多向前冲至少半个身位,对付之前疏忽大意而且体型大多过于高壮、因而灵活性明显不足的也门大叔队还行,遇到动与中国队员同样灵活、而且对于防守边路进攻很有经验的韩国队,效果就不可避免地大打折扣了。
当然,也不是完全无效,只是成功率太低了点,即使是反应速度奇快而且射门精度极高的高军来抢点,继续这样打下去也最多能够再进一两个球,运气好一点能够扳平甚至反超,运气差一点就要输了。而这自然是向来讨厌赌博的高军不能接受的,于是他很快就利用死球的机会跟前场的另外几人商量了一下,提出改打中路渗透,事实上这也是韩国队历来最怵的打法。
虽然国足老是被骂糙哥,但这一期的国少队个人技术却是普遍很不错的,突破狂人蒿骏敏就不用说了,就连余海,历史上也是因伤连续两年没怎么碰球之后技术才不行了的,现在人家可是带起球来如同风驰电掣的边路快刀,而前锋毛建卿的技术也相当出色,历史上他完全是毁于自己糟糕的性格和生活风,但在彻底堕落之前,不可否认他还是很有实力的。
确定了新的打法后,余海不再一味地下底传中,而是频繁地带球内切寻找传球和射门的机会,事实上他的带球方式本来就更适合内切而不是下底。话说余海的带球方式很是奇葩,很像俗话说的“小碎步”中国罗本的绰号就是因为这个,可不是说他的能力堪比罗本。,好处是不容易丢球,缺点是动幅度小、一旦被防守球员贴身就不容易摆脱,因此更适合内切而不是下底
注1:其实主要是超龄球员的功劳,咱们超龄了身体有优势,韩国队的逼抢也就没那么大威力了,就如同韩国队一直比较害怕拥有身体优势的伊朗队的道理一样。话说亚洲各国的青少年队普遍都有超龄现象,西亚国家、特别是那些小国尤其严重,然后就是中国、朝鲜等国了,相对来说韩日超龄球员算比较少的,但一样有不少
第十五章亚少赛下
余海向中路内切之后,进攻的选择一下子多了起来,而韩国队的球员一时间却根本不知道该怎么防了,原本严密的防线顿时变得漏洞百出。而完全发挥出自己变速和变向能力的余海则连续在中路获得了两次起脚打门的机会,可惜从左路内切后他射门得用自己不擅长的右脚其实余海左脚射门同样很烂,即使是没有大伤之前,当时他牛逼的主要是突破和传中,17岁刚出道时就成为了中超的半程助攻王。,精度实在是令人不敢恭维,两脚机会不错的射门全都打偏,令场下的刘春铭教练捶胸顿足
但正所谓“事不过三”,余海的第三脚射门终于打在了门框范围以内,虽然遗憾地被表现神勇的韩国队门将奋力扑出,但皮球并没有飞远,不知什么时候跑到了禁区边缘的右后卫张程林凌空抽射打出了一记精彩绝伦的世界波,已经倒在地上的韩国队门将对此全无办法,只能目送皮球入网,双方又重新回到了同一条起跑线上
比分被扳平之后,韩国队立即反守为攻,但正如高军所熟知的那样,韩国队阵地进攻的战术相当简单,只要扎紧篱笆、不走神,他们很难获得好的机会,相反中国队却利用反击的机会多次威胁到韩国队的球门。
下半场第11分钟,一直被韩国后卫严密盯防的高军终于获得了本场第一次起脚射门的机会,但是由于本场对方门将表现神勇造成的心理压力,高军过于追求角度而打在了门柱上弹出,好在跟他早已形成默契的余海及时前插,轻松地将皮球补射进网。
15分钟后,毛建卿在即将被换下场之前抽出一记高质量的射门,却打在横梁下缘弹出,及时前插的高军鱼跃冲顶,打进了他本场比赛的唯一进球,同时也是这场比赛的最后一个进球,中国u17少年队以3:1击败夙敌韩国队,夺取了这届亚少赛的冠军
亚少赛最后两场的出色表现令高军获得了不少业内专家的赞誉,但由于当初徐根保“吹得太过”,那些逆反心理较强的人却反而不断鼓噪说高军是“昙花一现”、“运气好而已”诸如此类,而各家媒体更是抓住这个机会,又大肆炒了一番,至于人家小孩会不会因此废掉,他们才不会管呢
不过现在高军现在可没有闲工夫理他们,将蒿骏敏拉进基地之后,受此启发想起另外几个国内小牛的高军向徐指导提出了一个要求
“什么球探”,徐指导虽然是目前国内最好的本土教练,但对于球探工,却还是习惯于由教练顺便完成的老模式,并没有在基地乃至未来的俱乐部中设立专职球探的想法,因此听到高军主动提出要兼职球探之后,不免很是诧异,不过徐指导考虑了一会儿之后最终还是同意了高军的请求
这一方面是考虑到那些顶级的天才球员往往眼光独到,而之前高军帮谢文俊、蔡惠康等人改位置后令其表现很快就判若两人的先例,已经足以证明他这方面的能力,而他最近挖来的蒿骏敏没花基地一分钱,却足以成为未来建队后的核心球员,就更是说明了高军的眼光。
而更多的,则是徐根保考虑到高军来到基地后实在太过努力,每天除了训练就是自学各种知识,从来不见他像寻常的孩子一样嬉笑玩乐。徐根保虽然素以严厉著称,但也知道一个孩子如果自小就失去应有的童真,对他的成长其实并不是一件好事,因此让他有个机会离开基地出去逛逛也好,而如果真能再找到一些好苗子,那就更好了
徐根保虽然是那个时代过来的,有些思想不可避免地比较保守,但对于高军直接跑到其他足球学校乃至俱乐部梯队挖人的想法,徐指导也没有表示反对,毕竟即使是欧洲那些有名的青训球队,也一样经常从其他俱乐部的梯队挖好苗子的,其实历史上徐根保从江苏把武球王搞到手就是这么干的
必须说明的是,之所以现在高军急着帮基地挖人,还有一个直接的原因,那就是徐根保已经决定推翻原定的计划、提前组队参加乙级联赛。原本在徐根保的计划里,组队参加乙级联赛要到2005年甚至2006年,但是有了高军这个妖孽之后,为了不耽误这个国内从未有过的奇才,徐根保决定在来年、即2003年便提前组队参加中乙。
为此徐根保对基地的各级梯队进行了一定的精简,原来的87年龄组与88年龄组合并成一队、总人数压缩到25人,原来的89年龄组则与90年龄组合并成一队,同样压缩到25人,而后来招的91年龄组与92年龄组则依旧单独组队,人数也多得多,还是采取老的模式。
这自然让那些被淘汰出局的孩子十分痛苦,不过从他们的未来前途考虑,却未必就是一件坏事。在中国足球的现有体制下,踢球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学业,尤其是到了高中以后,如果明明没有足球天赋却硬要留下,到时候成不了职业球员养不了家,却又耽误了上学,损失可就太大了
虽然徐指导已经提前开始准备,但崇明基地组队参加来年的乙级联赛还是很可能会遇到不小的困难,因为即使是87年出生的球员到2003年时也才十五六岁,而且因为崇明基地的小球员基本都是真实年龄,因此实际差距更大。而足球毕竟是一项对抗激烈的运动,身体素质十分重要,一队十五六岁的少年就算技术意识再好,也很难与身高体壮的成年球员抗衡,何况目前队中除了高军这个妖孽,别的小球员在技术上并没有那么大的优势,最好的几个也不过才有甲a弱队主力的水准仅仅指技术,这还没考虑实战经验的巨大差距。
第十六章武汉帮
而且崇明足球基地87年龄组中有实力的太少,下面的梯队虽然好苗子多一些,但年龄更小,不说别的,光是体能问题就根本没法解决。为此,当过多年俱乐部主教练的高军首先想到了引援,成名球员的引进自有徐指导想办法,但对于国内的小牛,还有谁比身为穿越者、还当过国家队主教练的高军更熟悉吗
由于挖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应付来年的乙级联赛,所以高军将寻找的重点放在了86-88年龄段,要求不但得有潜力,还得有实力,能够至少胜任明年打中乙时的替补才行,当然这也因为基地的后面几个梯队好苗子较多,并不需要从外面引进太多人才。
因为高军一直表现得“少年老成”,徐根保对他相当放心,所以居然没有派人跟他一起上路,这倒是省了高军不少麻烦,也让他开始得陇望蜀地想道,“不知道再过一两年,师傅能不能同意我出国找人”
高军的目标主要是他当年执教国家队时队内的几个武汉籍球员,这一方面是考虑到武汉足球注重技术,因此融入崇明基地以地面渗透为主的战术体系较为容易,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此时那几位国家队的重要成员此时都不太如意,甚至正处于困境之中,这时出手将他们挖到崇明基地来,既能帮助他们提前走出困境,花费又相对小得多,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既然要挖武汉的球员,高军首先去的自然是武汉,目标是将来国足的一号国门曾城以及在大伤之前一度达到亚洲顶级水准的左后卫容昊s:这个时期球员转会还是实行的摘牌制,国内的职业球员不能自由转会,不过还没进入成年队的青少年球员是可以私下交易的。,此时两人都在甲a球队武汉黄鹤楼的青年队中,但是两人都不受球队重视,因此高军说服他们并没有花费太大的力气,尤其是高军向他们许诺会推荐两人进入国少队参加次年的世少赛之后,渴望成名的年轻人根本无法抗拒这样的诱惑。
不过两人的待遇还是有所不同的,曾城吃亏在门将位置的特殊性,再大胆的俱乐部也不敢让一个之前籍籍无名的16岁少年刚进队就出任主力门将,因此暂时只能从替补做起,不过徐指导联系引进的那位主力门将虽然水平很高相对乙级联赛来说,但是年纪已经非常大了,过来后一两年内就会退役,到时候曾城正好接班,总比继续留在上面还有两位门将的武汉队完全看不到希望要好得多
而少年老成的容昊则得到了主力位置的保证,这令他兴奋不已,一向鬼主意极多的容昊甚至还想出办法骗武汉黄鹤楼主动跟他解了约主要还是因为不受重视,这样一来崇明基地不花一分钱就将这个历史上一度达到亚洲一流水平可惜同样被伤病毁了,余海是连续的两次大伤,而他则是不连续的3次大伤。的左后卫给签了下来。而曾城虽然相对老实得多,但因为他现在年纪太小,又不是武汉黄鹤楼俱乐部重点培养的球员,因此崇明基地只出了5万人民币的培养费,就将这个日后的国门成功签下。
签下容昊之后,高军装不经意地请他推荐几个人才,容昊果然如他所料地推荐了自己的“发小”邓卓祥,高军按照他的指点来到广东名峰足校,见到了此时还在踢边后卫的邓卓祥。
客观地说,此时邓卓祥踢边后卫的水平还可以,但他直到成年之后身体依然瘦弱,而且与其他球员的差距会比现在更大,甚至连小时候还可以的速度也变得偏慢,体能也不算好,就不再适合打边后卫的位置了。
历史上后来邓卓祥是改打边前卫取得了成功才开始出名,而在高军执教的国家队里,他又被安排到了最适合他的位置组织型前腰,由此一跃成为了当时国足的组织核心。
不过,即便邓卓祥后来因为自己的迟钝和俱乐部的失职导致重伤的事情姑且不谈,在他最春风得意的那段时间,当时的高军也早早发现了他的最大弱点,那就是相对于他十分开阔的视野和极快的出球速度,邓卓祥的传球精度却不怎么样,同时他虽然小腿爆发力极强,所以射门十分有力,但是运动战中的射门精度却不怎么样,这两个矛盾直接限制了他在国家队的发挥,至于对抗差之类的问题,虽然也是短处,但在高洪当时的战术体系下,倒都是有办法克服的。
在高军看来,邓卓祥的技术之所以有那么大的瑕疵,完全是因为在最涨技术的年龄段踢了错误的位置,导致最重要的几项技术缺乏足够的训练所致。虽然历史上改位置后依然成长为
小说推荐:《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一人之下:我开启了神话纪元》《怪谈游戏设计师》【书仙文学】《她被赶出侯府后》【书彤网】《团宠幼崽爱护计划》《游戏搞到一个亿》《沧澜道》
重生小说网【chongsheng520.com】第一时间更新《国足救世主》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