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小说网

11. 第10集《佛法修学概要》(第1/2页)

《佛法修学概要》转载请注明来源:重生小说网chongsheng520.com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二十一页。我们讲到发菩提心。

佛法的修学跟外道最大的差别,就是佛法的修学是由内而外的。我们是先重思想的教育,然后才有行为上的付诸行动。没有一个人是不需要佛法教育就可以修行的,没有!因为我们的思想无量劫来全部是颠倒妄想。

其实你看佛法的道理,经典看多了你就会发觉,我们现在的思想没有一个可以用的。佛法是全面地改造思想,等于是一个大革命,大清扫。你看《楞严经》也好,看《法华经》也好,从头看到尾,你会发觉我们生命当中所留下的思想,没有一个是可以用的,没有!全部否定。我们过去生是白活了。所以不改变思想,你只是跟三宝结缘,根本没有上路,关键在这儿!

为什么佛陀说了那么多修行法门,到《法华经》佛陀只讲一件事情?佛陀出世重点在于开示悟入佛的知见,因为你先有佛的思想,才可能成就佛的功德,关键在这儿。否则你所修的善业,都没有资格叫波罗蜜,因为它没办法超越三界。

所以佛弟子不共于外道的地方就是,他们做慈善事业,我们也做慈善事业,但是结果不一样。我们的思想有安住力、调伏力、引导力,有佛陀清净的传承。这一点外道吃大亏了。他们没看经典,怎么会知道呢?

我们得到佛陀清净的传承,先调整思想。所以修行是先内,“内圣外王”,先调整自己的心态,然后再付出行动,历事炼心,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发心篇、正见篇中的理观讲这么久,这个就是心理建设。这个地方太重要了!帮大家打基础。

在佛法当中,出离心这一块最重要。走出心中的颠倒妄想,因为这个地方没有人可以帮你。阿弥陀佛把所有的功德都准备好了,但是你要做一个很重要的事情,要有本事在临终时走出妄想,你才能得到。你走不出你的妄想,阿弥陀佛对你一点办法都没有。你自己要跳到三界去,阿弥陀佛拉不住你,说实在,他拉不住你的。你要起颠倒,谁拿你也没办法。

净土宗没有叫你断烦恼,已经算很不错了。它只叫你走出妄想,你要是走圣道门,那就不是走出妄想而已。不随妄转只是第一步,你要把烦恼给断了,就必须要禅定。所以阿弥陀佛慈悲,他的标准就是临终的正念。这个正念,套一句印光大师说的就是:心常觉照,不随妄转。

不随妄转很困难吗?你觉得很困难吗?不要认为很困难,认为很困难到最后果然很困难。你要告诉自己:我做得到!修行要有信心,因为你本来是清净,本来就没有妄想,是你自己惹来的,你就可以远离它。所以我们可以不断烦恼,不断妄想,但是要远离。你跟妄想搞在一起,那阿弥陀佛救不了你。

你要不随妄转,不随妄转的关键就是:你要知道妄想的可怕。它到底给了我们什么?我们生生世世跟它在一起,得到了什么?我们得到了生死轮回,其它什么都没得到。我们一生一生地受生,每一生深受老病死的折磨,为什么?因为有妄想,就是这个原因而已。生命不是上帝给我们的,是妄想带我们触动生死业力,生生世世流转。虽然轮回是由业力,但是你要不起妄想,就不会触动这个业力,关键在这里。

我们生生世世临终时对娑婆世界产生爱取,不断地去碰这个地雷。说实在的,我们改变不了业力,但是我们可以不要去碰这个地雷。你必须要知道妄想的可怕。我们真正可怕的是在心中,外面的都不可怕。所以我们透过无常观、苦谛观,慢慢知道,跟着妄想走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生生世世轮回下去,永远承受三界火宅的痛苦。

走出妄想以后,接着要干什么呢?我们要立定一个志向。佛法的修学它不是走一步算一步,你一开始就要规划好。就是走出妄想以后,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个要先规划的。如果你只是走出妄想,到最后变成阿罗汉,阿罗汉就是没有发愿,他走出妄想,啥事也不想干就入偏空涅槃。虽然没有生死,但是也没有万德庄严,坏的没有,好的也没有。

在大乘佛法,当我们开始走出妄想以后,同时就要规划未来。为什么呢?因为要成就佛道,下化众生,要把佛道跟众生放进来。当然这个地方还分两部分:如果是悲增上菩萨,他偏重在众生无边誓愿度这一块;如果是智增上菩萨,偏重在佛道无上誓愿成。净土宗是属于智增上,因为我们是先选择成就佛道的功德,成就以后再回入娑婆度有情,这个没有对错。悲增上和智增上哪种比较好,不用辩论,这个没有对错,是个人的选择。从净土宗的角度,是先成就圣道然后再度化众生,是把成就佛道放第一位,把度化众生放第二位。但是你一定要把众生放进去。

诸位!你可以没有任何的行动,但是不能没有这个思想。没有这个思想,你可能连往生都没有办法,因为你跟佛陀本愿不相应。佛陀是为了净土宗大乘善根界,天亲菩萨说的,它是大乘善根的法门,不摄受二乘人。所以我们一定要把佛道放第一位,把众生放在第二位,一定要放进去。

戊二、别相分十

这是一个总相,别相有十个。

我们先把它念一遍。请合掌。

一念佛重恩故;二念父母恩故;

三念师长恩故;四念施主恩故;

五念众生恩故;六念生死苦故;

七尊重己灵故;八忏悔业障故;

九求生净土故;十念正法得久住故。

这个地方,我们看省庵大师的《劝发菩提心文》。省庵大师是我们净土宗的第十一代祖师,他把净土宗发菩提心汇归成十种方法:

第一个,念佛重恩故。因为佛陀的出世说法,所以我才能够得到智慧。为了感佛陀的恩,我应该要向佛学习,这是第一个思考。

第二个,念父母恩故。父母对我有生育养育之恩,我要赶紧成佛,才可以帮助他们。

第三个,念师长恩故。由于师长的教导摄受,我才明白道理。为了感念师长的恩而发菩提心。

第四个,念施主恩故。这个偏重在出家众,因为施主的供养护持,所以我应该赶紧成佛,来报答所有的施主。

第五个,念众生恩故。因为每一个众生都是过去的母亲,我现在能力不够,要赶快成佛,成就无量的方便力,才有办法度化他们。

前面的五个,都是依众生而发心,这个就是属于依人发心。

那么下面就依法。

我们看第六个,念生死苦,而怖苦心的发心。净土宗很喜欢用生死的痛苦。生死的痛苦有两个观察:

第一个对轮回的观察,它是痛苦的,就像火宅一样。我相信没有一个人愿意在起火燃烧的房子待着,每一个人都想要赶紧离开火宅,去树下乘凉。所以轮回对我们只有伤害,什么都没有得到。我们在六道当中生生世世轮回,每一次的受生都受尽了老病死的折磨,没有例外。这是第一个充满痛苦。

第二个毫无意义。我们在痛苦当中,得不到任何的增上,关键在这里。我们是越轮回越愚痴,就像蕅益大师说的,这个梦越做越难醒过来。你轮回越久,就像睡觉,越睡越喜欢睡。所以从生死的痛苦这个法,怖畏而发菩提心。净土宗的祖师很喜欢用生死来激励我们求生净土,这也是很好的方法。

第七个,尊重己灵故。这个就比较难,理观要强一点。就是说我们一念心本来清净,本来具足。本来具足就是说,我们本来就有成佛的可能,佛陀也是从凡夫一路修过来的。既然佛陀做到了,我们也可以做到,否则就糟蹋了我们一念心性的功德,这个是尊重己灵。

第八个,忏悔业障故而发菩提心。藏传佛教很喜欢用这一块。它有传承,尤其一开始,密勒日巴尊者成就以后,他的弟子问他说,您怎么这么用功?您老人家今生从凡夫直接成大成就,动力从什么地方来?因为密勒日巴尊者,诸位知道他年轻时造很多罪业,他学的邪咒杀了很多人。他说,我以前没有学佛之前,造了很多杀业,我心里有准备,如果今生不成就,来生直接到地狱去了。所以他这种“已做地狱业,云何安稳住?”是他修行成就的动力。

我发觉善导大师也是大智慧,他善于运用我们的业障。你看善导大师,他的皈依也是这个思考:相信我是业障生死凡夫,求出无门;相信阿弥陀佛有广大的功德,他一定能救拔我们。其实善导大师讲这句话没有错,没有夸张,我们的确业障很重。我们没有神通,看不到我们的过去,也就不知道怕。所以众生只在乎现在,不管来生怎么样的暴风雨,因为我们没有看到来生,就很难精进,只执着眼前。人生最大的盲点——把今生看得太重要。这是个大问题。我们死亡到来时什么都没有,来生又把今生看得太重要。所以如果能够想想自己的业障,对成佛求生净土会有激励作用。

第九个,求生净土故。净土宗就是为了要求生净土,必须要发菩提心。所以我就启发自己,把众生跟佛道放到内心里思考。

第十个,令正法得久住故。护法心。这种一般偏重出家众。

当然“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不管你用什么方式发出来的菩提心,结果是一样的,我们临终时这句佛号能提起来。临终的正念严格来说,要有三种力量现前:安住空性,不随妄转;调伏爱取,思惟苦谛,调伏力;第三个就是引导力。

净土宗的引导力有两个:第一个引导到净土;第二个引导到佛道,这两个都要!要为菩提道求生净土。所以净土宗的发愿是把净土当过渡,我们为了成佛,先到净土去,因为在净土不会退转,娑婆世界容易退转。这就是临终时三力都要具足。

诸位要知道调伏力跟引导力是有关系的。你没有理想、目标,很难离开你的妄想。前面没有东西来引导,你很难放弃现在的东西。但你调伏了爱取以后,也会对你的菩提心有帮助。所以真正开始操作的时候,调伏爱取跟导归极乐这两个是有关系的。为了要求生净土,就必须放弃你的爱取;放弃你的爱取,就帮助你求生净土。互含互摄,这是一个良善的循环。

丙四、结示发心功德以劝修

分三:丁一、发菩提心功德;丁二、发菩提心十种譬喻;丁三、劝修

丁一、发菩提心功德

我们设定了一个发菩提心的目标,所有的修行,就有一个明确的引导。发菩提心有什么功德呢?

我们先把它念一遍。请合掌。

【善男子!菩提心者,成就如是无量功德。举要言之,应知悉与一切佛法诸功德等。何以故?因菩提心出生一切诸菩萨行,三世如来从菩提心而出生故。是故善男子,若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则已出生无量功德,普能摄取一切智道。】

【发心功德不可量,充满一切众生界;众智共说无能尽,何况所余诸妙行。】

——《华严经》——

我们作一个说明。《华严经》说了发菩提心,先赞叹菩提心,它有什么好处呢?成就无量的功德。什么叫无量功德呢?简单地讲就是成就一切诸佛的功德。为什么我们今天在修行、调伏烦恼时,为了要度化众生而调伏烦恼,为了要成就佛道而调伏烦恼?把这两个目标放进去,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功德呢?因为菩提心能够出生一切诸佛的妙行。整个菩萨道,都是因为你发菩提心以后,才带动你的菩萨道,是从这个地方开始。

所以三世如来从菩提心而出生。就是说三世如来过去生,一开始也是跟我们一样,也是颠颠倒倒的,但他们为什么成佛呢?就是他们愿意跨出第一步,在调伏烦恼时,把众生放进去,把佛道放进去,来引导他。

那么阿罗汉这一点就做得比较差。阿罗汉是为了调伏烦恼而调伏烦恼,没有众生跟佛道的引导,结果成就偏空涅槃。佛陀不然。佛陀调伏烦恼时,同时用众生跟佛道来引导自己,所以他成就万德庄严。我们要发菩提心时,已经在酝酿无量功德的因种。虽然功德没有出现,但这个种子已经种下去了,能够摄受一切菩提的智慧,功德都在里面。

所以我们看总结:“发心功德不可量。”发了菩提心,虽然我们什么事也没做,但是这件事情就不可思议。怎么不可思议呢?就是一切无量无边的众生,用他的智慧“共说”——你说一句、我说一句,也赞叹不尽菩提心的功德。那么光是发心就这么多功德,何况依止菩提心创造出来的佛号所带动的布施、持戒种种的妙行,那更不可思议了!

也就是说,佛法就是注重你的因地。净土宗有两个重点:第一个,你要能够慎始;第二个善终。净土宗是很重视临终的。临终就像期末考一样,你没考过就没了。但是临终怎么来的呢?这跟你刚开始有关系,你的种子要播得正确。

经典上说,因地心,果地觉。你果地临终时,是叫作采收水果。你看我们每一个人,你念一句佛号,我念一句佛号,这叫作栽培因地。但是临终时,水果长出来不一样,就是你的发心不一样,看你怎么引导这句佛号。

所以最圆满的方式,就是以佛心为己心,以佛志为己志。就是说佛陀内心是怎么想的,我们没办法学习佛陀所有的行为,但是我们先学他的思考模式,这个很重要!就像祖师说的:跟十方诸佛同一个鼻孔出气。古人说话很有道理的,为什么?因为你是他的“儿子”。你看这个胎儿在母亲胎里是怎么呼吸?诸位知道吗?他跟母亲一起呼吸的。就是说,你今天发菩提心,就是受生在佛家,你等于就是佛陀的儿子。这个很重要!这个种性,印光大师说发菩提心叫作什么呢?叫作“王子坠地,功超群臣”,你是王种。你不发菩提心,修得再好,你还是个大臣,难不成你敢篡位不成?是吧?

所以我们跟佛陀感应道交,是来自于顺从本愿,不是靠佛号感应道交的,佛号是工具而已,是靠你临终的心,你是用这念心去推动佛号,佛号只是个桥梁。是心心相应,感应道交,叫顺从本愿。虽然我做不到佛陀所有的功德,但是我的心是随顺。讲一个现在很容易了解的话,我走上了菩提道道路上,走上了成佛之道,虽然走得很慢,三不五时还要去休息站休息一下,但是不能否定,我已走上了一条正确的道路,每天在进步,关键是这个目标是成佛。学佛最怕就是你还没上路,还在市区打转,就糟糕了!你还没有掌握佛教的核心思想——心地法门,你还活在妄想当中,这就很糟糕了!真的。你跟佛法是结缘,你今生很难有成就。

所以当我们知道调伏烦恼的时候,同时一定要有个目标出来。这样子你所修的一切,就是成佛的资粮。这个就是为什么赞叹十方诸佛都是因为菩提心而出生的,没有例外。这一条路是佛陀过去走过的路,是一条高速公路,是成佛的道路,我们别无选择,必须这样走。

我们净土教观学苑网络班,有七百五十个学员,成立了一个讨论群。最近我的工作团队跟我反映,很多净土宗的人,都问一个同样的问题:为什么净土宗要发菩提心?你问这个问题等于是在问:净土宗到底想不想成佛?就问这个问题。你认为净土宗想成佛吗?想成佛你一定要发菩提心,难道你还有其它路可以走吗?还有其它的快捷可以走吗?

经典上说,三世如来从菩提心而出生故,就是说只有一条路——“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过去的佛这样子走,现在的也这样走,未来还是这样走。你不发菩提心,那就没办法成佛了。那你到净土去干什么呢?

这个地方就有问题了。你不发菩提心就只剩下两种可能:第一个你只发出离心,第二个你只发世俗心。没有第四种可能了。你不发菩提心,你就是阿罗汉,要不然就是人天。五乘里面只有三种可能:你发出离心,就是发二乘的心,那你只是自了汉,增上生,跟大乘弥陀本愿不相应;你发世俗的心,你不可能往生,因为你不会想离开娑婆世界;你发菩提心,才是顺从弥陀本愿,佛陀是摄受这种大乘根人。

所以诸位要知道,我们可以没有任何的行动,但是菩提心这种思考模式不能没有,因为这是唯一的路。成佛之道只有这一条路,没有第二条路了。没有一个人说,不发菩提心可以成佛,没有!所以这个地方,观念要清楚。我们是把成佛分成两个阶段,到净土然后再成佛,行动是两块。但是在因地时,发愿就一次完成了。所以求生净土跟菩提心是一条路,没有冲突。

丁二、发菩提心十种譬喻

分二:戊一、总说;戊二、别示

我们看最后的菩提心的十种譬喻。分成因跟果。

戊一、总说

先看第一个。

【譬如大地】

譬如大地是总说。我们先把它念一遍。

【能生长万物;菩提心亦如是,于一切佛法能生长摄持故。】

大地有两种功德:第一个从自利的角度,它能够生长万物。古时候是农业社会,所以他们的经济来源都靠农作物。农作物当然要有肥沃的土地,所以你发了菩提心,表示内心开始在增长功德了,这第一个。因为你很可能会遇到因缘,就愿意去做,因为你有这个思考模式,就可能会有这个行为。这第一个从自利的角度,生长万物。

第二个,从利他的角度。你能够荷负众生,就容易生起大悲,因为你知道你跟众生的关系密切,跟众生是有关系的,是互相成就的。所以你发了菩提心以后,就能够使令你所修的一切佛法的功德得到摄持。佛法讲摄持就是它会不断地辗转增盛,你就有可能今天比昨天进步,明天比今天进步。因为你的心态已经准备好了,所以你不断地在进步当中。

这第一个,是总说。以下别示。

戊二、别示分二:己一、因地;己二、果地

别示当中,二到七是因地,后面的八九十是果地。

小说推荐:《我在现代留过学》《回到过去做财阀》《我在大夏窃神权》《乌龙山修行笔记》【六六文学】《鉴罪者2》《全民诸天三十年后》《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小黑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穿越恶女称霸,专收恶人库房诱梦菜窖通古今我让落魄王爷反败为胜开局就报仇我能统御万鬼折红鸾千万别惹,疯批皇后手段狠空间通古今,搬空全村去逃难嫡妹抢世子?我嫁权臣小叔当婶婶穿成恶妇不装了,天灾将至赶紧逃疯批奶娃又在虐渣渣废柴逆袭指南:捡个魔神当外挂修仙之我让剑圣入赘换亲十年后,残疾死对头为我哭红眼死遁五年,被初恋陛下抓回来穿时空的女将军快穿之好孕娇软美人寻找轮回的你太子流放,锦鲤婢女随行超旺他我是主母,也是孟婆这个修仙过于日常悍女麴凰驭龙婿腹黑小阎王,带着剧透狗转世了神偷为尊:逆天夫君,请别拽小师妹生来反骨,女主掉坑她埋土农门贵妻,离家四年的夫君成太子了谬接瑶华枝离人终成相思意从冒牌上尉开始成为帝国皇帝横空出世的娇帝君重生大庆:咸鱼公主只想赚钱旅游落在荒年崽崽很闲两次抛弃替身仙尊徒弟后他黑化了表妹不欲攀高枝姝宠侯府千金太娇软,禁欲王爷掐腰宠我靠好运壮大家族快穿王牌系统生崽手册我一绿茶绑定人夫系统?不合适吧综影视之从安陵容开始当卷王养的面首成了摄政王,我被迫躺平